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 |
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|
2022-04-21~2022-07-29 |
一、申报对象和条件
试点项目由1所涉农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,申报实施4个产业的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,在各区统筹协调下联合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经营主体(含园区、合作社、农业龙头企业等,下同)申报建设专家服务站。
1、涉农高校院所: 高校院所应研究领域广泛,研究方向符 合农业科技需求,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,农业科技成果丰富, 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,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很强的技 术权威和组织协调能力。项目采用首席专家负责制,首席专家 由涉农高校院所推荐、申报。首席专家根据需要牵头组织不少 于5名的多学科人才,指导和服务产业发展。
2、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经营主体: 经营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 质,有专业的人才团队,运营状况良好,基础设施良好,无不良信用。尚在承担市级及以上农业科技项目的不得申报。高校院所与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经营主体双向选择、联合申报、共建共享,共同建设专家服务站,共同完成项目建设内容。
二、建设内容
1、共建专家服务站。采取部门引导、高校院所主导、经营主体联动的机制,共同建设一个专家服务站。由首席专家担任 专家服务站站长,经营主体法人代表担任专家服务站副站长。专家服务站应具备必要的办公条件,建设1个一定面积的农业 “四新"核心示范基地应用场景,示范展示标志性、关键性重大技术成果,建设推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的集成技术体系,帮助经营主体解决生产实际问题。首席专家围绕农业特 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,会同地方农技推广骨干及农业经营主体技术人员,组建不少于10人的专家服务站团队。项目实施期间 由首席专家牵头开展工作,探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经营 主体有效联结方式,推动全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。
2、组建产业技术推广联盟。根据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 求,由专家服务站发起,会同市、区、镇街农技推广单位,组 织一批特色主导产业规模生产经营主体,联合产前、产中、产 后相关单位,组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技术推广联盟,专家服务 站站长为联盟总召集人,专家服务站副站长为联盟副召集人。 联盟负责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度对接,孵化转化一批成果,年推 广应用科技成果5项以上,申报专利不少于4个,形成标志性、关键性重大技术规程不少于5个并制作实用技术推广微视频。
3、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。首席专家应以专家服务站核心示范基地为重心,谋划全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、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,并在全市涉农区布局建设不少于7个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点(原则上兼顾各涉农区布局).示范点1优先选择农业农村"头雁种苗"和高素质农民经营和管理的农业经营主体。积极组织周边农户进行现场观摩, 高校院所团队开展现场农技指导服务不少于24天/人,协助核 心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基层科技人员形成相关成果6项以上,服 务主体满意度在90%以上。技术协同推广活动不少于2场,在市 级及以上媒体报道不少于2次。
4、助力特色品牌创建。深入开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调 研,分析农业特6色主导产业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,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,建设并运行好产业技术推广联盟,提交6篇高质量 产业链式发展调研报告,助力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全力推进农业特6色主导产业做优做强,带动地方加大产 业科技资源投入,提高产品质量,培育发展新产品或地方品牌不少于1个。
5、参与技术人才培养。通过"传帮带”方式,帮助农业特 色主导产业建设自有人才梯队,做好产业技术人才储备。同时, 采取定向培养、学历提升、菜单式培训、田间实训、线上服务、 跟踪指导等灵活多样的形式,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实用人 才不少于200人次,带动周边农户提升种养和经营水平,助力 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和高素质农民培育。 |
对比 |